中国历史网北伐逆袭金朝灭亡的奇迹有多近

两宋朝廷深知武将之势,故对其实行严格控制。南宋初期虽有权力下放,但仍需谨慎防范,以免形成割据。如岳飞所部,其军队虽然在“营田”中获得部分自给能力,但仍需调配粮草,且兵力远不足以实现北伐的宏伟目标。

两宋时期,兵权分离,一般将帅只在出征时临时指定。宣抚司下的军队多由朝廷调配,其中包括岳家军中的牛皋、董先、王俊等。此外,由于战争与掠夺导致河南民众生活困难,当地民众即使极度贫穷,也愿意为抗金而出钱物支持。

然而,当班师诏书连续下达,各将领纷纷请求回师,这是因为北伐需要大量精兵,而岳家军尽管曾经强大,但总数仅十万左右,加上水师和荆襄防线的需求,最终能用于北伐的兵力不过六七万人。这意味着若继续北伐灭金的概率几乎为零。

岳飞此次北伐,并非主动收复失地,而是在面对金国再次南侵后不得不出的应急措施。李若虚向岳飞传达了宋高宗不希望继续用兵的意图。但岳飞认为时机已到,不同意撤退,一再向李若虚分析当前形势,最终成功说服他支持自己的计划。

战事一开,便迅速取得了显著成果,如河南汝南、许昌、淮阳等地,以及洛阳。但随后的郾城突袭和颍昌府之战显示了双方骑兵作战之间激烈争斗。此役后,完颜兀术承认撼山易于撼动岳家军难度大。

尽管如此,此次抗旨北伐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而且金国士气低落,但考虑到伤亡惨重、缺乏补充力量以及其他方面因素,如同样孤立无援的事态发展,使得继续北伐并非明智之举。而且,大多数参与作战的官员都遵从中央命令撤退,只剩下孤立无援的岳家军坚持战斗,这种局面也增加了灭敌成功可能性微乎其微。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国家实力还是武装力量,都无法保证完全消灭一个全盛时期的大国——金国。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