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北伐契丹之战,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柴荣以收复燕云十六州为目的,发动了对辽国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他一连取得了瀛、莫、宁三州及瓦桥关、益津关、淤口关等地的胜利。然而,在准备攻取幽州时,由于突然病倒,不久便逝世,享年39岁。从此,这次北伐成为后来的北宋朝遥不可及的梦想。
燕云十六州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和山西北部地区,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石敬瑭割让这些领土给契丹,并自称“儿皇帝”,使得燕云落入契丹手中。
在此之前,周世宗已经攻取了后蜀四个州以及南唐十四个州(包括扬州等)。国力日增,其政绩被誉为“睡王”。辽穆宗昏庸无能,为柴荣提供了机会。
显德六年夏四月,周世宗率军北征。当到达乾宁军时,因宁州刺史王洪投降,便乘龙舟继续前进至益津关。水路不通,他转而由旱路行军。在这里,又有守将终延辉献关投降。此外,还攻克瓦桥关和莫州,以及瀛州市县。
42天内,一举收复3州3关17县,是五代以来对辽作战最大的胜利。但就在要进军幽状时,他却突然患病班师还朝。这次未能完全收复燕云十六状态下结束,使他带着遗憾离开人间,在开封永远告别世界,只留下满腔热血和壮志。
柴荣打破先南后北战略,对内改革,对外扩张疆域。而他的策略眼光与英明果决,被认为是五代第一明君。他不仅恢复了一些失地,而且还向更远的地方推进,但他的早逝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巨大遗憾,用杜甫《蜀相》中的诗句形容他也十分恰当:“出师未捷身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