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官场,拍马屁是一门必备的技能,以确保个人的仕途顺利。中国历史上,许多人都曾以此技艺获得了君主的青睐。明朝时期,有位嘉靖皇帝,他在位期间,一度迷信道教修道之术,企图长生不老。在这段时间里,大臣们纷纷学习写作一种名为“青词”的文体,以此求得皇帝的宠爱。
所谓青词,是指在斋醮仪式中向天神献上的祝文,它要求形式工整、文字华丽。严嵩和徐阶都是通过写青词而赢得了嘉靖皇帝的赏识,并因此成为了内阁首辅中的要员。
然而,不仅仅是这些大臣能写青词,很多大臣都会参与其中,但能胜出者寥寥。一位年轻的大才子袁炜抓住了这个机会。他自幼被誉为神童,从十岁起便专攻八股文,读书速度超凡。17岁时,他补充县学生,并因博学而闻名一时。在科举考试中,他也表现突出,只差一点就成为状元,但因为他的率直性格,被降为第三名。
袁炜随后担任翰林院编修和侍读学士职务,这些职位通常需要经过长时间积累资历才能升迁。但是,由于他擅长写青词,以及他作为一个才子兼具机智与才华,使得他能够迅速晋升。此外,《明史》记载袁炜“才思敏捷”,能够在半夜即刻撰写满意的青词,而且他的作品常常言辞优美,对仗工整。这让他深受嘉靖帝喜爱,从而获得大量奖赏,而其他人望其项背难及。
最著名的一句诗来自于一次对猫死事件:“化狮作龙”,使得嘉靖帝龙心大悦,再次证明了袁炜非凡的文学才能。而一则流传至今的长联:“洛水玄龟初献瑞……”同样展示了他的文学造诣,在当时脍炙人口,无人不知。
虽然 袁炜以阿谀奉承闻名,但他的选题能力也是显著的,当他主持科举考试时,他选拔出了多位未来杰出的政治家,如申时行、王锡爵和余有丁,他们都成为了万历朝中的重量级人物。这进一步证实了他的眼光卓越。
1565年,因病辞官归乡不久,即去世享年五十八岁,其遗容被追赠少师,并谥号文荣。这一切,都说明尽管袁炜以拍马屁闻名,却并非完全没有真本事,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展现了一定的文化贡献。不过,由于其行为更多地基于功利主义,因此人们往往更侧重批评其阿谀奉承的一面,而忽略或淡化其真正才能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