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51年,蒙哥皇帝委任忽必烈为统领漠南汉地军国事务,并让他驻扎在爪忽都。随后,忽必烈负责整顿邢州的官僚体系,建立了经略司于汴梁,以此来整顿河南(今洛阳)的军政管理,并进行屯田工作在唐、邓地区,这些措施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1253年,他接受了京兆(今陕西西安)的封地。
1271年,当时称为至元八年的岁月里,忽必烈宣布国家名称为大元,并确定大都作为首都。在1274年,即至元十一年的那一年,他命令伯颜率兵北伐宋朝。而到了1279年,在至元十六年的最后一年,他成功消灭了残存的南宋势力,在崖山之战中取得了全国的大一统。
1294年,当时是至元三十一年的岁月里,忽必烈去世,其庙号被尊为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出生于1215年9月23日,是铁木真孙子、拖雷第四子,由唆鲁禾帖尼所生。他与成吉思汗一起撤退到阿拉马克委(今额尔济斯河畔),并且射杀了一只兔子。
早在窝阔台大汗时期,一群投靠蒙古贵族的汉族学者,如窦默和姚枢,便被忽必烈雇佣重用。窦默教授给予他关于三纲五常和正心诚意的知识;姚枢则教授儒家治国理念。他的朋友之一叫刘秉忠,也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对天下事如指掌深受重视。
1242年的淳祐二年,他从怀仁人赵璧那里学习蒙古语并将《大学衍义》翻译过来。而四个月之后,即淳祐四年的1244年,赵璧又推荐金朝状元王鹗加入他的团队,他们每晚分头研读《孝经》、《尚书》、《易经》,以及儒家的学术史,每晚不停息直到疲倦而休息。
总领漠南汉地后,儒士们包括元好问和张德辉请求把“儒教大宗师”这个称号赋予他们,而他们的心愿最终得到了满足。当时人们评价他:“圣度优宏开白炳烺好儒术喜衣冠崇礼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