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个意大利传教士的脚步轻盈而坚定,他的名字是利玛窦。在他的一生中,他不仅是一位传教士,更是一位文化使者。他穿越了400年的时空,用自己的双手将中西方的智慧和艺术交融在一起。
利玛窦来到中国,是在1578年,一名意大利传教士沿着达·伽马开辟的航线,乘风破浪前往印度。他的远东传教之旅开始于5年后,在澳门踏上了土地。从此,他把后半生交给了中国,行程路线贯穿南北,最终辞世于北京。
为了纪念这位“西学东渐”第一人,“利玛窦——明末中西科学技术文化交融的使者”展览即将在上海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共有180件/组展品,由中意两国数十家艺术展馆共同提供。这其中既有代表16世纪左右欧洲科技水平的星盘、圆规、经纬仪、水力锯、挖泥船,也有中国明代的书画、陶瓷、玉器;还有拉斐尔的《永恒与天使》和提香的《菲利普二世像》等杰作。
通过这些珍贵的地球仪、小天使头像和圣母像是,我们可以看到那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人们生活时代,那个时代正值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相结合,他们渴望了解世界,不断追求知识。拉斐尔作品首访上博,本次在上海博物馆展示的是一幅名作《永恒与天使》,它将漂洋过海来到上海,为我们带来了那个时代人们最崇尚审美趣味的一面。
除了拉斐尔和提香的大师作品,还有一幅油画像值得关注,这是利玛窦指导一位中国画师用西方油画手法创作自画像,也许是中国人创作第一幅油画。在这个400年后的重逢里,我们能感受到那份无尽的情感,无论是在历史长河中的转折点,或是在现代社会对过去文化交流深刻反思时,都让我们更加珍惜这一段特殊而宝贵的人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