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谒明孝陵,题“治隆唐宋”碑
在南京钟山旅游风景区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坐落着明孝陵。这座陵墓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最后安息之地。明孝陵的朱红大门坐北朝南,正对梅花山,门额上书“明孝陵”三字。门外东侧立有一个石刻告示,是清宣统年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江宁知府以六国文字刻着“治隆唐宋”四个金字。这四个字是康熙皇帝南巡谒明孝陵时所题,上意为明太祖的功业胜过了唐宗宋祖。
殿内靠后两边是两块卧碑,一块刻康熙帝第一次谒陵纪事,一块刻记康熙帝第三次谒陵情形。为了永远纪念太祖高皇帝,明廷规定,每岁圣旦、正旦、中元、冬至以及两个忌辰,都要酒果行香和致祭,这就是所谓的五小祭三大祭。
早在康熙七年(1668年)四月二十一日,当康熙帝进行他的第一趟南巡时,他和鸿胪寺正卿周之桂前往南京明孝陵祭拜,并亲赐祭文:“自古历代帝王继天立极,功德并隆……朕受眷命绍赞丕基……”
当第二次进行南巡时,即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二月,他又一次亲自祭奠,并赏赐了守陵人。他还指示兵部尚书席尔达再次去祭拜,并传旨道:“洪武乃英雄奋起建功立业之主,不可与他君并。”
随后的几次 南巡中,每一次都带来了对这位开创中国历史新篇章的人物更多的尊敬和赞誉。当他第三十九年的春季来到此地时,他终于完成了对这座伟大建筑的一系列修缮工作。在这里,我们不仅见证了一个人的崇敬,更见证了一段历史上的深厚情感。而这些情感,在今天依然被我们珍视和传承。
如今,在这个现代化的大都市里,我们可以想象,那些曾经穿越千年的脚步,现在仍旧在某些角落回响,而那些曾经的声音,现在也许只剩下一份沉默。但是,有一件事却让我们相信:即使时间流转,无论多么遥远,他们留给我们的都是宝贵的情感和深刻的教训。而对于那些仍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清朝遗民们来说,他们或许会对自己是否还有机会重新回到那个辉煌而又沉睡的地方感到好奇,但无论答案如何,他们的心中都有一处属于他们自己的故土——那片被称作历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