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融简介:唐朝大臣、文学家,初唐“文章四友”之一
崔融(653-706),字安成,是唐代齐州全节(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他在年轻时就应对八科制举,皆及第,并累补宫门丞、崇文馆学士。在中宗李显为太子的时候,他担任侍读兼侍属文,负责东宫的表疏撰写工作。
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封中岳(嵩山),见了崔融所撰《启母庙碑》,深加赞美;封禅毕,又命他撰《朝觐碑》。此后,他先后被授予著作佐郎、右史等职务。圣历二年,他被授予著作郎和右史内供奉的职位,而在圣历四年,他升迁为凤阁舍人。
然而,在久视元年的某个时候,由于惹怒宠臣张昌宗,他被贬为婺州长史。不久,又召回成为春官郎中和知制诰。随着时间的推移,崔融再次升迁,为凤阁舍人,并且开始参与修国史的事务。此时,有司正议税关市的问题,他们主张凡行人尽征之。但是,崔融认为这会导致民众过度负担,便上疏反对他的意见,并建议只税商贾,不税行人。武则天采纳了他的建议。
随着时间的推移,崔融继续在政府中的角色发展,最终因预修《则天实录》的功劳,被封清河县子。在文学创作方面,崔融以其华丽的文笔闻名,当时无出其上者。他的一些作品,如《洛出宝图颂》、《则天哀册文》,尤其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创作这些作品时,由于过度思考而导致身体健康问题,最终他去世了。中宗为了表彰他的服务,将他追赠为卫州刺史,并谥号“文”。
个人作品:
《拟古》
饮马临浊河,
浊河深不测。
河水日东往,
河源乃西极。
《从军行》
穹庐乱金方,
武将神兵下玉堂。
天子旌旗过细柳,
《留别杜审言并呈洛中旧游》
斑鬓今为别,
红颜昨共游。
年年春不待,
处处酒相留。
主要经历:
应八科制举皆及第
累补宫门丞、崇文馆学士
中宗李显时代担任侍读兼侍属文
聘官多次升迁至凤阁舍人等职位
因与宠臣张昌宗矛盾而遭贬官
后来复归仕途,以预修《则天实录》功绩获封清河县子
主要作品:
《拟古》
《从军行》
《留别杜审言并呈洛中旧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