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在位时为何不重用曾国藩探秘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与社会的关系

咸丰皇帝夜以继日地忙碌,前线不断送来奏折,报告中既有被人背后的刀子捅了一刀,也有挨了棍子的消息。久而久之,这些都削弱了皇帝的自信心,使他不再相信自己能赢得战争,直到曾国藩崛起为止。当曾国藩取得湘潭大捷后,一连串的胜利如岳州、城陵矶、武昌克复接踵而来,让人几乎应接不暇。那时的景象,就像是千年来的倒霉终于要转运。

尽管曾国藩最初表示守孝期间不会接受奖励或升职,但咸丰仍然授予他署理湖北巡抚一职,并赏给花翎。然而仅仅七天后,咸丰又撤回了这一任命。这次戏剧性的转变发生在一次与军机章京彭蕴章的谈话之后。在这次谈话中,彭蕴章说:“曾国藩不过是前礼部侍郎,一名老百姓罢了。”这句话让咸丰脸色大变,他沉默良久。

很多人将咸丰防范曾国藩的心理归结于“满汉藩篱”:一个汉臣拥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对于满族皇帝治下的王朝来说,无疑是不利的情况。其实,有时候忌惮谁,不是完全基于出身,而是在权力的博弈中,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对方眼中的威胁。

在咸丰看来,与江忠源相比,曾国藩虽然都是湘军将领,但他们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江忠源主要是一名武将,其任务就是打仗,而曾国藩则有指挥一方的能力。他凭借赤手空拳举办湘军,从小事做起,最终聚集如此众多士兵,这让人难以置信。如果让他长期负责湖北,那么会不会就像黄袍加身一样,以为自己可以做主?这种担忧足以让任何人防备不已,因为在内乱频繁的情况下,要不是有人趁机跳出来自立为王,那也有人想趁虚取代。

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便是对待自己的同胞也不敢轻易放手,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谁会成为下一个威胁。而这种心理对于咸豊来说持续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为何不重用曾国藩提供了解释。此外,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历史上的鳌拜(满八旗)和年羹尧(汉八旗),他们最终的下场如何,以及是否真的因为出身才导致他们遭遇厄运等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