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祐元年的十月,天空中出现了一场日食。中国人将这视为阴侵阳的现象,意味着阴冷的月亮遮蔽了温暖的太阳。李祝作为朱全忠的一个傀儡皇帝,被比喻为乌云遮日,他自己这个太阳被阴险狡诈的奸臣给遮蔽了。
二月,朱全忠残酷地杀害了德王李裕和棣王李祤、虔王李禊、遂王李祎、景王李秘、祁王李祺和琼王李祥。这等于说,整个唐朝皇室就像一群无助的小羊,只能任人宰割。
六月,朱全忠又杀掉了裴枢及静海军节度使独孤损、左仆射崔远、吏部尚书陆扆、工部尚书王溥和司空致仕裴贽,以及检校司空兼太子太保致仕赵崇。此外,还有兵部侍郎 王赞遭到他的迫害。
九月,朱全忠被封为相国,并掌握百揆之权。他自称魏王,就像是曹操一样野心勃勃。朱全忠梦想成为一个像曹操那样的伟大人物。
到了天祐三年四月,又一次日食发生,这让人们感到不安。尽管如此,大唐帝国已经注定要灭亡,而老天似乎也不再保佑他们。
不久之后,在天佑四年四月,面对不断衰败的大局势力,李祝决定退位,被迁往曹州,并以济阴王自居。而朱全忠则宣布建立自己的政权,即梁朝。在后来的历史记载中,当时追谥他为昭宣光烈孝皇帝,其陵墓被称作温陵。只是令人奇怪的是,与明朝崇祯皇帝所享有的庄烈庙号之间,只差一个字。
武而不遂便是庄烈;秉德尊业也就是烈。但这两个词只差一个字,“庄”与“光”。这样的命名背后,或许隐藏着深刻的人性与历史悲剧。当崇祯君主经历了一生艰辛,最终还是无法挽回国家命运,他死去时留下的遗憾,也如同“庄烈”的反面——无力回天的情形。而形势总是在不断变化,每个人的力量都有限,有时候即使有心想要改变命运,但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它走向最后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