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济(188年—249年5月18日),字子通,楚国平阿(今安徽省怀远县常坟镇孔岗)人。三国后期曹魏名臣,历仕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朝。
蒋济在汉末出任九江郡吏、扬州别驾。后被曹操聘为丹杨太守,不久升任丞相府主薄,西曹属,成为曹操的心腹谋士。魏文帝继位之后出任右中郎将。魏明帝继位之后出任中护军,封侯关内。
景初年间担任护军将军、散骑常侍等职。 曾助保江淮,当时与胡质及朱绩在江淮一带名闻遐迩,有一次因诈降之计成功保住了合肥的安全。此外,还曾劝阻于禁等人的南下,并提出了联吴制羽的策略,最终导致吴将吕蒙袭取荆州,解襄樊之围。
善审军事,在黄初三年(222年),蒋济与大将军曹仁率步骑数万负责向东线濡须口发起进攻,并提出反对夏侯尚的建议,最终导致战船被击败。
勤劳王室,在黄初七年(226年),东吴鄱阳太守周鲂派人送亲笔信给曹休,被其所诱,但蒋济认为不应该出兵,最终和贾逵一起救援了石亭之战中的曹休。在此之前,他还多次提供忠告,如《三州论》劝谏但未被采纳,又提醒当时皇帝不要轻易授予朝臣大权,以防国家危亡。
中护军一职虽位不比上卿,但职权颇重,而蒋济利用此职权大肆谋取私利,因而民间有歌谣说:“欲求牙门,当得千匹;五百人督,得五百匹。”他也曾上疏魏明帝,大意为古往今来大臣权力过重则国家危亡,不应让近侍掌握国家机要,因为他们未必贤于朝中大臣,而便辟逢迎却是他们所长。
最终,由于失信于司马懿推翻了他的势力,加上自责忧愤而死,其遗体被葬于平阿乡,以都乡侯号祀,为景侯称号。在他的生平里,我们可以看出他作为一个政治家和谋士的智慧和勇气,以及对于国家稳定的大义心。他虽然没有能够得到最终胜利,但他的影响深远,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