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世界大战的初期,英国工业家坦克发明了一种能够活动的装甲堡垒,不仅能抵御机枪扫射,还能越过沟壑和障碍物,掩护步兵冲锋,同时还能对敌方进行火力支援,因此被称为“机枪破坏器”。尽管这项发明刚问世时未被权威人士重视,但海军大臣邱吉尔暗中支持,并帮助筹集资金。经过改进,最终在1916年8月制造出了48辆“机枪破坏器”,后来人们将其命名为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首次使用毒气弹和穿甲榴弹,对协约国造成重大伤害。英军司令海格将军不顾反对,将这种新型武器投入战斗。
虽然这批坦克尚处于试验阶段且驾驶人员临时抽调,但当它们隆隆开向德军阵地时,德军惊恐失措。十辆坦克冲击了敌阵,其中几辆意外闯入村庄或堑壕,使得德军无所适从,有300多名德军被俘。这次胜利让那些对坦克持怀疑态度的将领们震惊,也激励了英国士兵,对这种能够攻守两端的兵器产生了浓厚兴趣。但由于高昂成本、低速行驶以及泥泞难以通过的问题,在战略上并不显著。
随着战争转向西线,英軍司令海格计划在法国北部发起一场战役,以突破敌方防线。总参谋部富勒上校主张使用坦克突破敌防,这一决定引发讨论:是否有足够干燥结实的地面;是否可以跨越宽阔的堑壕?然而富勒上校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利用康布雷附近的小溪和狭堤形成的一片旷野区域,即使如此宽阔也可供坦克行动。此举成功,让300多辆潜藏的大量tanke悄无声息地突袭并打乱了整个战场。此后的历史中,tankk成为了常规战争中的重要进攻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关键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