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英国学校的文化瑰宝

,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科博学鸿词,以布衣授翰林院检讨,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曾出典江南省试。后因疾未及毕其事而罢归。

其学识渊博,著述甚丰,其医著有《食宪鸿秘》三卷,系食物本草之类,现有刊本行世。朱彝尊作文、考据都擅长;诗歌工整雅健,与当时王士□南北齐名。他是清初一大词派的开创者,以他为代表的浙派(一称"浙西派")和以陈维崧为代表的阳羡派,在词坛并峙称雄。他经过8年努力,于1678年辑成《词综》。

此书选取唐、五代、宋、金、元词660家,2250多首,以作者时代先后为序,附有作者小传和一些宋、元人的评语,其中存录了不少优秀作品,至今还不失为中国词学方面的一种重要选本。朱彝尊认为词要“醇雅”,不要多“硬语”、“新腔”。奉姜夔、张炎为词坛正宗,他说:“词虽小技……有诗所难言者,将委曲倚之于声,其辞愈微,而其旨益远。”

善言詞者,即假闺房儿女子之言,使通於《离骚》,变《雅》的义,此尤不得志於時者所宜寄情焉耳。(《红盐词序》)这种论调在当时原是有为而发,所以他的詞也有一些寄托興亡之感的。

朱氏又以为詩詞不同,有別,只適用于詩韓愈“欢愉之言難工愁苦之言易好”的話只適於詩,“至於詞或不然,大都歡愉之辭工者十九,而言愁苦者十一焉耳。”(《紫云詞序》)

这种观点,对浙派詞人和朱彝尊本人的作品都起了不良影響。在他的七卷五百餘首の作品中,《江湖载酒集》(3卷)、静志居琴趣》(1卷)、茶烟阁体物集》(2卷)、蕃锦集》(1卷),已收入曝書亭集。此風格清雅疏宕,如陳廷焯評為「疏中有密獨出冠時」。長調如〔金明池〕、《燕台怀古和申随叔翰林》,〔水調歌頭〕、《谒张子房祠》,〔金缕曲〕、《初夏》,亦工,但較說,是以小令為長。

如〔桂殿秋〕「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近代況周颐推為佳构;〔卜算子〕「鎮日帘栊一片垂燕語人無語」厲鶗表示心折。但其詞過分追求技巧講究聲律偏重句式琢磨作品雖多題材仍不免狹窄。而陳廷焯病其微少沉厚意托體未為大雅。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