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2022年的全球疫情等重大历史事件之中反复提及。如同学者终日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所得;跋涉山川,却不如登高远望。君子在生活中选择良好的环境与道德的人为伴,以防微杜渐,保持心中的正直。
物各有其起止,有善有恶,如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则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而非积小步无千里之旅,不是汇小流无江海之大。君子行事慎于言行,每一步每一举动都需谨慎以免招祸。
螣蛇六尺而飞,而鼫鼠五技而穷。这世上没有人能两面作战,没有事情能两头兼顾。目不能二视而明耳不能二听而聪。如果对事业持有坚定的志向,就会像蚯蚓一样用心专一,即使没有锐利的爪牙也能达到目的。
玉在山深处草木润泽,珠落崖下崖不枯,这正是因为善行能够滋养周围环境的美好。而书籍记录了政事的纪录,是知识传承的重要工具;诗歌表达了声音和节奏,是文化艺术的精髓;礼仪则是社会规范和伦理行为的基础,是文明进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君子的学习始于诵经终于读礼,从士人到圣人的境界不断提升,最终达到道德上的极致。在天地间讲究的是礼、乐、诗书与春秋四者,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而君子的学习方式入耳出心布体形于动静,其修身养性之道简洁直接可循,而小人的学习往往停留在口耳之间,更难以完善七尺之躯。此外,从古至今,对待知识和教育态度有着显著差异,其中最根本的是从“为己”到“为人”的转变,以及从追求个人美好到关注社会公益的情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