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名士王羲之,书法高超入木三分。传说他七岁即能书写,如同雕刻般深刻。曾为晋帝所用,题字于木板,工人削之三分仍可见其墨迹。
少年时期,他被选为郗鉴的婿子,被称作“袒腹东床”。郗太尉女长得貌美无双,却未婚待嫁。一次朝会后,郗太尉向王丞相提及择婿想法。王丞相答应,让郗府管家带重礼选婿。
在王府中,有位年轻公子独自躺在床上,对觅婿事无动于衷。当场下聘礼,与郗鉴结为夫妻,被称为“东床快婿”。
永和九年(353年),穆帝时期,王羲之与孙绰等四十一人在绍兴兰亭举行修褉仪式,当夜饮酒赋诗,汇集成《兰亭序》其中包含了当时文人的雅集情景。
据说有一次,在山阴城桥上,一老婆婆卖竹扇,但因没有装饰而卖不出去。王羲之一看,便题字于扇面,使其成为珍贵品物。
他还喜欢养鹅,并以此悟书法理论。在一次游玩中,他看到一群白鹅,便想买下来,只要道士抄《黄庭经》,便送鹅给他,这故事流传至今。
除夕,每年都有许多人偷窃他的春联。但每次都是半夜之前,就被人偷走。他补写完后,再也不让人们轻易拿去。这一年,他补写的春联,更是令人赞叹不已。
他的家族世代信奉道教,与张良八世孙张天师有关,“之”字作为暗号、徽章,是因为他们是天师道成员。而他的艺术成就,也与信奉道教有很大关系,将修身养性与书法艺术结合起来,使其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