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建州女真部的世袭酋长,在父祖去世后,继承了建州左卫指挥使的官职,并受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的信任和支持。从十三副盔甲起兵,他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奋战,先后征服了哈达、乌拉、辉发等女真部族,并连续击败强大的叶赫部,最终成为一支拥有一万多人的强大军事力量。在当时,大明朝并未意识到努尔哈赤所带来的巨大威胁,只把他视为深山里的一个小领袖。
努尔哈赤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是创立了八旗制度,这是一种将战争、劫掠与军屯相结合的有效组织方式,使得他的军队在17世纪上半叶成为整个中国最具战斗力和动员能力的集团。在萨尔浒之战中,他面对明朝精锐以及其他盟军联合反攻,但通过巧妙的转战策略,不仅成功歼灭敌人,还迫使剩余明军撤退。他与当时的大明万历皇帝是同辈,却在这场战争中显现出鲜明对比:一个如日中的太阳,而另一个则像落日西沉。
随后,努尔哈赤继续他的征途,在开原、广宁及沈阳等地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将辽东地区迅速纳入自己的版图。当遭遇天灾导致粮食短缺时,他采取极端措施“杀尽无谷汉人”,这一做法激起了汉民众怒火,让他们视后金为恶魔般存在。但是,当 明朝稳定了防线并筑起关宁防线遏制住后金扩张时,再有传奇人物毛文龙跨海作战,建立反清基地,对抗着后金政权。
尽管如此,没有人能够预见努尔哈赤会成为历史上的英名永垂不朽的人物,更不用说被尊称为《清史稿》中的“英明神武”、“大清太祖皇帝”。特别是在他儿子皇太极继位之后,他们一起推翻旧有的弊政,将国家机器和军事力量打造至东亚最顶尖水平,最终在松山之战中彻底击败了明王朝残余势力。而皇太极去世后的多尔衮,则趁机利用中国内部混乱,最终确立了满清王朝长达260年统治下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