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兄弟成君臣是不是岳飞死后才发生靖康之耻社会反思历史悲剧的深远影响

自秦以来,帝权的本质是同一性,但朝代建立的模式各异。秦帝国的崛起源于列国长期争霸,最终由强者胜出。晋、隋、唐、宋则是由旧政权内部的大贵族或军阀通过反叛手段夺取政权。而元、清则是在外来军事入侵下中原汉族政权解体后形成的异族统治。除此之外,只有汉和明两朝是通过农民起义并经历长期战争而成 立。

汉和明这种政权有两个鲜明特征:首先,它们都是赤手空拳打下的新政权,其领袖人物的地位是在“起事”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像其他朝代,统治集团内部领导人的地位早已确定。此前,如秦始皇灭六国需要商鞅变法六十年;晋皇室司马氏从曹魏时期开始就已经具有威望;隋文帝在灭周前已经掌握了大权;唐高祖和宋太祖都是军阀,从早就自成一统,而元清两朝更是以完整独立的异族政权取代了中原汉族。

其次,这些新兴国家在天下未定之际,由多个豪强联合组成了一个共同奠基团体,他们之间既有主从关系也有兄弟般的情谊,这种“君臣+伙伴”的关系,对于领袖构成了潜在挑战。李自成和洪秀全领导的小规模农民运动,也具备这些特征,最终因内斗覆灭。

为了确保自身安全,仅有的两次大肆杀害功臣的情形发生在汉末及明初。在刘邦消除韩信等异姓王之后,他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朱元璋比刘邦做得更为周到,一步一步地消灭掉与自己一起“起事”的重臣,如李善长、刘基等人直至临终前解决蓝玉这最后一个威胁。

韩信过于轻视这一点,这并非情感或道德问题,而是一种对权力的自然反应。一旦涉及到实力,无论忠诚还是智慧,都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得无关紧要。这让我们思考,即便朱元璋愿意基于兄弟情谊行事,对方也难免不怀有一丝贪婪,因为那些巨大的力量也是巨大的诱惑,是谁都无法抵挡的事实。这意味着即使愿意保持平等关系,也很容易演变为对中央集權的一种威胁,从而引发血腥清洗。在这个意义上,比如曹操、李渊或赵匡胤这样的家族统治体系,更简单且稳定一些,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清楚地定义了主从关系。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