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顾明朝历史时,人们自然会提及朱元璋这一开国皇帝,他的许多做法虽然备受争议,但禁食猪肉并非其政策。然而,确实有一例特殊情况发生在明武宗朱厚照时期。正德十四年十二月,当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之际,朱厚照决定亲征南方。这一决定引起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但他还是启程前往。
途中,他下了一道圣旨,在扬州至南京间禁止养猪和食用猪肉,这是因为古代皇帝讲究避讳,如唐朝的李姓皇帝不吃鲤鱼,所以明朝的朱姓皇帝也不宜食用猪肉。但实际上这项规定很快就被废除,因为它太过荒谬,对于那时代的人来说,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遭到限制是不合理的。
据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传言称朱元璋曾想改变“豕”的名称为“豚”,以此允许百姓继续食用。然而,在这之后,有一位名为“猪”皇帝——明武宗——他的行为确实与猪无异。他还自封威武大将军,并且下令自己当兵,不久后便开始了他的御驾亲征。
尽管如此,这次亲征并未如预期般成功,叛军早已被平定,而他却气愤得差点昏倒。在南京停留期间,他再次发布了一道圣旨,将养豕、宰杀豕等行为禁止,只允许牛羊等其他动物。此外,还要求那些违抗命令的人将要被发配边疆永远充军。
然而,这个荒谬而短暂的禁令很快因公众抗议和经济影响而被废除。大臣们迅速请求恢复之前状态,并指出祭祀活动也需要使用猪肉,因此最终只好放宽了这个禁令。一年后,即正德十五年,朱厚照去世,这段荒唐历史随之结束。而百姓得知消息后,无疑是举国欢庆,他们可能会认为这样一个失败的小小尝试,一定让这个顽童皇帝在死前都没有安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