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再成(?-1362年),字德甫,泗州五河县(今安徽五河县)人,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将领、泗国公。至正十二年(1352年),他投奔朱元璋。至正十四年(1354年)十月,大败元军。至正十九年(1359年)十一月,攻克处州后留守处州。在这段时间里,他多次立下战功,为朱元璋的南征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在至正二十二年的春天,苗族降将叛乱为祸,耿再成在处理叛乱时不幸遇害,其遗体被胡深等人收尸改葬于金陵聚宝山,并被追封为高阳郡公。洪武三年,他的名字被收录进太庙,而到了洪武十年,又加赠泗国公,谥号武庄。
耿再成的人生轨迹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早期投靠朱元璋后,不久便随其攻克泗州和滁州。在瓦梁垒之战中,他与朱元璋共同设伏大败敌军,这一胜利为后来的江南之战奠定了基础。此外,他还曾任镇抚,一度成为前线指挥官,对抗蒙古军队有着显著的成就。
《明史》对他的评价是:“持军严士卒出入民间蔬果无所捐。”廖永安和胡大海等人的功绩虽未及,但他们都因功受奖,被誉为“勋业未竟然褒崇庙祀竹帛烂然。”
总结来说,耿再成是位忠诚勇敢、对国家有着重大贡献的英雄人物,其事迹激励了无数后来者。而他的亲属子孙也继续参与到明朝建立后的战争中,如儿子耿天璧曾在洪武七年的抗倭战争中牺牲。这段历史,让我们回顾起那场艰苦卓绝的人民战争,以及那些不畏强权、英勇斗争的人们,他们用鲜血铸就了一片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