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简要概括:农业的兴起对人口与种族的深远影响
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人类不断改进工具,生产力提升,而随之而来的,是人口数量的大幅增长。从125,000人到5,320万人的飞跃,仅在距今1,300年的时间里,就实现了42倍的人口扩张。农业革命带来了更加稳定的食物供应,使得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从532万增至1.33亿,与最初100万年的增长相比,只需8000年就达到了25倍。
这种增长并非均匀分布,而是有选择性的。在技术创新中领先的民族,其人口也自然领先。农耕者取代狩猎者的过程可能是这样的:由于土地有限,一些村庄受到了逐渐增加的人口压力,因此他们向周边新地区迁移,并开垦新土地建立新的村落。如果这些地区不适合移民,那么当地居民则可以作为避难所生存下来,如非洲俾格米人和布希曼人的例子。
除了竞争关系,还存在共生关系,如刚果森林中的俾格米人与黑人之间的情形,他们互利共赢,同时保持各自特点。而最常见的是通婚融合,当新的混血儿居民再次向新地方迁移,与当地人通婚,最终形成了全新的种族类型。
农业技术和作物通过迁徙传播到世界各地,但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种族融合结果,即使小麦、牛、轮子和犁源于中东,被蒙古种人带入中国北部,也证明了这一点。今天,在赞比亚南部居住着黑人与布希曼人的混血儿,这也是一个例证。
全球范围内,由于多次迁移,农业被推广到世界各地。一系列迁徙导致狩猎者只占全体人类的一厘分,而职业转变又引发了种族变化。全球种族分布图表明,在公元1000年前,全世界六大主要种族(高加索、蒙古、黑色、布希曼、俾格米和澳大利亚)基本平衡。但到了公元1000年时,这一平衡已经被打破,以至于从事农业的蒙古、高加索和黑色等民族获得优势,而仍过渔猎生活的布希曼及俾格米则遭遇逆境。此外,澳大利亚原住民由于居住在未被发现的小岛上幸免于此命运,但直到18世纪才遭遇欧洲探险者的侵略。
总结来说,农业对全球不同地区的人口与种族产生了深刻且持久影响,其中尤其显著的是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以及东亚区域,对蒙古、高加索及黑色等民族而言,为它们今日占据绝对优势奠定基础。此举彻底打破了之前多千年的相对平衡,为后续数千年乃至今后的历史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