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策》中的魏策二中,有这样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三人成虎”的寓言。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当时魏王与赵王之间的和好盟约已经确定,要将太子送到赵国都邯郸去作为人质。为了确保安全,魏王派遣了一个亲信大臣庞葱陪同前往。
庞葱担心自己离开后,在魏王面前有人说他坏话,所以他用一种反问的方式提醒了魏王:“如果有人告诉你,大梁(即魏国都)的街道上有只老虎,你会相信吗?”魏王回答说:“我不会相信,因为老虎怎么可能跑进大街上来呢?”
接着庞葱又问:“如果第二个人也报告说大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你会相信吗?”这次,虽然有两个人同意,但魏王还是犹豫地说,“两个人这么说,我有些怀疑。”
最后庞葱问:“如果第三个人再次报告说大街上有一只老虎,你会信以为真吗?”这回,尽管有三个人一致表示,但原本不信的魏王却突然改变态度,说“三个人都这么讲,我深信不疑了”。
这一连串对话揭示了人们容易被众人的观点所影响,从而轻易地接受错误或虚假信息的过程。就像那时候,如果没有更多的人证实,那个地方并没有真正出现老虎,但因为三个人的共同陈述,就让那个情况显得可信无比。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也容易受到集体认知的影响,不经思考就轻易地接受别人的意见,而忽略自己的判断力。在处理事务或者决策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批判性思维,不要盲目跟随众人之见,更不能成为传播谣言或错误信息的一部分。这就是“三人成虎”的道理,它提醒我们要警惕群体心理,并且学会独立思考,以免因盲从而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