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末农民起义的风暴中,一个奇特的现象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起义军领袖王仙芝、黄巢都是从私盐贩子开始,一路走来。他们与唐朝合作的人中,也不乏曾经是私盐贩子的英雄,如朱温和钱鏐。关于朱温,这个名字耳熟能详,但对于钱鏐,这位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立者,可能只有少数人熟知。
钱鏐,字具美(又作巨美),出生于钱塘临安,是一位复杂而多面的人物。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他先后担任过吴越国王、唐朝节度使、都指挥使、私盐贩子和乡里无赖。在中国历史上,对于钱鏐有着丰富的传说和故事。
尽管他的童年充满贫困,没有接受过太多教育,但天生的聪明才智让他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深刻印记。据史书记载,当时小钱鏒与群儿们嬉戏在大木下,有点像现在的小朋友玩耍时对游戏中的角色分配很有头脑。他这种军事才能很快就展现出来了。
公元880年,持续几年的王、黄起义爆发。这场大火几乎将已经摇摇欲坠的唐朝烧得根基烂透。本来就坐在干柴上的唐王朝,被这把火烧得更加本烂根焦。由于起义军势力强大,名声响亮,每到各地,就有人打着起义旗号起来反抗。这其中,有些人真心反抗;有些人则想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还有些则纯粹是打家劫舍的强盗。正所谓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就在这个时候,在临安周围爆发的是一股土匪,他们杀人放火奸淫妇女“军食不给常以人为食”。这些土匪先后洗劫了临安周围几个州县。当时,錢鏒已經當地人的董昌之邀結緣從軍加入行列。
到了公元881年,那股土匪再次进犯临安。当时臨安守將董昌虽然是唐朝任命的鎮海節度使,但因領地狹小手下的兵力也只不过几千人马,而且分散驻扎,所以真正守护临安城防不足1000人,而前來進犯的土匪卻被傳為10萬之眾。一時之间人人皆惶恐不安,不知道如何是好。
此時,在董昌麾下擔任職務的是錢鏒,他見狀主動請缨出戰。但董昌對於這場局勢非常狐疑:“你?别开玩笑了!現在我們最急要做的事就是守住這座城。你能說出什麼去擊退他們啊?”
然而錢鏒並未被拒絕。他說:“董將軍,我們應該不是守城市,這樣會讓敵人的氣焰更盛。如果我們可以從外線發動攻擊,那麼即便數量較少,也能夠與強大的敵軍競爭。”
“20個?” 董昌感到不可思议,“你疯了吧?這股流氓號稱有10萬兵馬!”
“我可以立誓書!” 錢鏒堅定地说,“如果我不能成功,你可以殺死我。”
“算了!算了!你要20個人,我給你20個人。但是不用立誓書。” 董昌看著眼前的少年,看似無害但又充滿決斷,他認為若果錢鏒真的活著回來,那麼他的生命價值還是有的;若果他死掉,只是一個無害的小孩嘛!
第二日清晨,錢鏒帶領自己挑選出的20名精銳士兵進行了一頓饗宴後,再次踏上了征途——一個名叫「一線天」的險要之處,這裡乃流氓進入臨安必經之路。此地危險極高,只能供一人或騎士通過,而且需要掛繩索,以避免落入深谷中。而且還有一點,就是它幾乎完全包圍,使得任何想要突襲過去的人,都只能走單薄的一條道路,因此成為了一道絕佳的地形屏障,並且對付突然襲擊也是理想的地方之一。
當那批流氓部隊接近「一線天」時,他們遭遇到由錢鍚率領的一支僅有二十人的伏兵——十個人張弓搭箭準備射擊,其餘十個人分乘十匹戰馬奔馳穿梭,以增添疑團。而結果顯示,一場激烈交鋼後殺死敵方近百人,大敗敌阵并驱逐对方先锋部队离去,并未伤亡一人。
隨後,又轉移到臨近臨安城的一个险要处——"八百里"。撤退前夕,錢鍚找來附近酒店老闆娘激勵她保密己身及計畫,並嘱咐她勿離此地,不論何種情況都不許離開其間的小店铺。
待流氓部隊抵達後問及關於金鷲營方面的情報,她按照之前所吩咐回答道:「金鷲營今日集結於八百里地方,全體士卒準備與汝等決斗!」
聽聞此言,上級官員轉告主帥:「主上,此計實難料。我看咱們还是绕道而行,不向金鷲營妄撞。」
「為何?」 主帥詢問。
「既往您見過他們雖然少數却斃傷吾等近百余名,其中又以勇猛善戰者居多。今據報復歸原處整練已成強大的陣容,更增至數十萬以上,可見威力非同小可。我等如今遠涉千山万水,与其陷阱自投虎腹,不如远离云端,则心存安全。」
主帥沉思片刻之后答道:「你的話語令人敬佩,我同意你的建議,让我们绕道,从另一个方向进攻。」
最終僅靠二十人的奇袭,小队伍保全了临安后世诗歌称赞说: “ 钱锡(指钱镗)少年英杰,
诈言‘八百里’,
吓走江湖豪杰,
功业显赫世间”。
这段历史揭示了一种特殊的情况,即仅凭极少数精锐士兵通过巧妙策略和心理战术,可以有效阻止大量敌军进攻,并保护重要地点不受侵扰。这段故事也体现出了战争中的智谋与勇气,以及个人力量如何影响战局。在那个时代,无论是在政治斗争还是战争领域,都需要一种独特的心理战术来影响对手,使他们产生怀疑或者恐惧,从而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