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整理大全人教版探究竭泽而渔典故在社会中的应用与意义

春秋时期,晋文公为了援助宋国,与楚国在城淄(今山东淄县南)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在实力对比上,楚军占据明显优势。面对这形势,晋文公向他的舅舅狐偃咨询说:“我军兵少,楚军兵多,这次战役该如何取胜?”狐偃建议用欺诈手段来对付楚军。

然而,当晋文公又向大臣雍季求计时,他对于狐偃的提议持有保留态度,并以“竭泽而渔”和“焚蔽而田”的比喻形容了欺诈之策的局限性。他认为尽管短期内这样的策略可能取得成功,但长远来看会导致资源枯竭,没有可再用的后果。而实际上,在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的情况下,晋文公还是选择了采纳狐偃的计谋。通过假装遵守自己之前与楚庄王所许诺的退避三舍,不断后撤,以此等待机会打败敌人。相反,由于误解了晋文公胆小,所以不敢交战,最终遭受重创。这场著名的城濮之战最终以楚国失败告终。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引申出“竭泽而渔”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只关注短期利益,不考虑长远后果的手段或行为。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