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人对武侠文化的偏爱:从江湖性格到英雄与枭雄的区分
中国人对于武侠文化的热爱已成为世界知名的一面,武侠小说不仅在国内畅销,还深入全球市场,而武侠背景下的功夫电影更是打入了好莱坞。要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如此钟情于武侠,我们必须回到江湖文化的根源。没有江湖化,就不会有对武侠的崇拜。
有人简单地解释说,武侠代表了中国文化中的英雄形象,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真正的英雄如孙武、吴起、霍去病等,他们都是国家官员,接受俸禄,以维护正统制度为己任。这是第一个界限——非江湖与江湖之间的区别。而枭雄则是宋江、晁盖、韦小宝等,他们并未接受朝廷之饷,只靠自己的力量生存,这是第二个界限,是通过抢夺而不是劳动获得的地位。
文学传统早已将这两种类型分类为“英雄故事”和“豪侠故事”,各有其流派和受众。英雄不参与家劫,而豪侠离不开家劫。在提到的“成者王侯败者贼”的话语中,它们似乎混淆了英雄与枭雄之间的界限,其实,它只是说明枭雄可以转变为英雄,并无绝对界限。一旦放弃打家劫舍,皈依合法正统,便可自称为王侯,即收取租税,不再需要打家劻舍,如刘邦、朱元璋等。
另一种解释认为国人的崇拜反映的是对暴力的崇尚,但这论点并不成立,因为秦始皇、成吉思汗这些领袖虽然强大,但他们与武侠无关,是创立制度的人物,而不是体制外的人物。
实际上,“ 武 ” 在这里指的是拥有高超技艺的人类,而 “ 义 ” 则代表着游离于体制之外的人士。因此,对于儒教正统所尊敬的是忠义之士,而对于江湖而言,则是以“ 武 ” 和 “ 义 ” 为标志的人物。这便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心理符号体系,使得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寻求精神寄托,在梦想中实现自我升华。
随着社会中的正式规则松懈,不正式规则便泛滥;当非正式规则泛滥时,关于某些特定历史时期或人物的情节就变得流行起来,比如金庸的小说《鹿鼎记》中的韦小宝。他是一个出身低微但飞黄腾达的小人物,他的事迹揭示了近代社会秩序如何被颠覆,以及这种颂扬坏人的价值观念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悄然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