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的统一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朝代建立模式。秦帝国的成立是长期争霸和强者胜出结果。相比之下,晋、隋、唐、宋则是在旧政权内部的大贵族或军阀通过反叛手段夺得权力。元和清则是外部军事入侵导致中原汉族政权崩溃而形成的异族统治。而汉和明两朝,则是由农民起义经过长期战争所创立。
这两大朝代有两个鲜明特征:首先,它们都是新兴政权,由“匹夫起事”逐渐塑造领袖人物的地位,而非其他时代早已确定的统治集团领导层。此举如同秦始皇灭六国后商鞅变法后的六十年间秦国强盛一样;晋皇室司马氏自曹魏时期司马懿开始就形成威势;隋文帝在灭周前已经掌控朝中大权;唐高祖与宋太祖都是军阀,在当时即已成就一统天下。而元和清则以完整独立异族政权取代中原汉族政权。
其次,这两大时代初期发生了群雄并起,“起事”者共同组成豪强集团,但内部主从关系模糊,有的人拥有重大功勋及资本,如刘邦与其伙伴之间的情谊介于主从兄弟之间,这种“君臣+伙伴”的关系,对于领袖绝对权威构成了潜在挑战。
李自成与洪秀全也遵循此模式,但最终覆灭正是这些特征发作所致。在建立新天下的瞬间,一旦结束,面临的是豪强集团内斗争,因此必须渡过这个危机才能进一步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只在汉、明两代初期发生了大量杀掉功臣的情况,如刘邦消除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朱元璋稳扎稳打地消灭了一同“起事”的文武重臣直到临死前解决最后一个蓝玉。
对于这些人来说,即使忠诚,也无法抵挡力量本质带来的道德诗情画意烟消云散的问题。当面对手下众多战绩赫赫能人的朱元璋是否能够依靠兄弟情义安枕,他愿意古道热肠,但对方难保不会动心思,因为巨大的力量背后也有巨大的挑战,只有超凡入圣才可能免受这种考验称兄道弟意味着平等,这是一种极度危险的关系,在患难之际它可以成为有力的纽带,但一旦达到共同享福阶段,它立刻成为对绝对權威的巨大威胁,从而引发血流成河般的清洗。
因此,从这一点看,最简单且相安无事的是那些早就建立了主从关系清楚如曹操李渊赵匡胤这样的家族政治。在所有情况下,无论公信还是血液,都决定着人们如何分享以及如何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所以,“异姓王”必为刘邦所除去,而徐达等势力不被朱元璋容忍。解决问题的手段仍然是血液,一方面让别人的血流尽杀光可能威胁家族统治的人,一方面尽量将权力控制在自己家成员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