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晋文公为了援助宋国,与楚国在城淄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役。尽管楚军实力强大,但狐偃提出用欺诈手段对付楚军,晋文公采纳了这个建议。然而,另一个大臣雍季不同意这种做法,他以“竭泽而渔”和“焚蔽而田”的比喻来警告说,这种短视策略虽然能获得暂时的胜利,却会导致长远的失败,就像把池塘干涸后再捉鱼或烧光森林后再猎兽一样,最终都会失去目标。
尽管如此,面对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晋文公还是决定采用狐偃的计谋。他假装遵守自己向楚庄王许下的诺言,将自己的军队连续三次后撤,以此避开敌人的锋芒,为自己选择了有利于战斗的地形。而楚军误以为晋文公胆小,不敢与之交战,因此紧追不舍,最终遭遇惨败。这场著名的城濮之战,被历史记载为晋文公智慧和勇气的一次伟大成就,也是“竭泽而渔”成语来源的一个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