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再成(?-1362年),字德甫,泗州五河县(今安徽五河县)人,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将领、泗国公。至正十二年(1352年),他投奔了朱元璋。至正十四年(1354年)十月,大败元军。此后,他随朱元璋攻克了多个城池,立下赫赫战功,最终在处州被叛军杀害,朱元璋为其立庙祭祀,将其衣冠改葬于金陵聚宝山,追封高阳郡公。
洪武三年(1370年),他被进太庙。洪武十年(1377年),加赠泗国公,谥号“武庄”。
早期经历
至正十三年的春天,当时的朝廷中充满了动荡和混乱。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位名叫耿再成的人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他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在濠州参加了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
战争中的辉煌成就
至正十四年的冬天,由于敌人的包围压力越来越大,耿再成和他的部队不得不撤退。在瓦梁垒附近,他们遭遇到了强大的敌人,但他们并没有放弃战斗,而是采取了巧妙的策略,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场胜利对朱元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礼物,它帮助他保住了滁州,并且赢得了一些关键时间,以便继续他的抗争。
晚年的困境
尽管耿再成在战争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但他的生命很短暂。在到达处州后的第二个月,他遇到了一个意外的挑战——苗族降将李佑之发动叛乱。当时,他正在用餐,与朋友聊天,却突然接到消息说叛军已经攻入城内。他立即赶去迎击叛军,即使是在孤身一人面对众多敌人的情况下,也毫不畏惧地挥剑抵御,最终因重伤而死亡。
历史评价
《明史》记载:“ 耿再成持军严,有令行禁止,其士卒出入民间,如无所求。”这表明他作为一个统帅极具威望,被人们尊敬。而当代学者评论认为:“虽然耿再成未能完成自己的任务,但他的功绩并不亚于那些获得封爵的人。”
家族成员
他有一个儿子叫耿天璧,是杭州指挥同知,在洪武七年的海上抗倭作战中壮烈牺牲。
史料来源
《明史·卷一百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一》
《明太祖实录》
《国朝献征录·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