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武,湖北襄阳人,1961年6月出生。作为中国书协会员、湖北省书协理事和湖北省襄阳市书协成员,他还担任全国公安书协的会员,并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刘洪彪书法高研班2014级班委。在供职于湖北省襄阳市公安局襄城分局期间,他的作品参加了多个重要展览,如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等,并获得了多项奖项。
他的作品被收藏在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并在日本、韩国、美国、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或群体展览。他曾被评为“孟浩然文艺创作金奖”,并获得“隆中文化名家”称号。
据刘洪彪评价,马武自小就有很强的天赋,与他同时入选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是一位同龄人的“同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断参与各类重要展览,一次又一次地获奖,被授予荣誉称号。尽管如此,马武始终不满足于现状,他主动离开家乡去京城工作,以便能够更多地学习名家的技巧,并加入了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开设的草書高研班。
通过与马武共同探讨当代书家的综合素养、高雅视野及想象力培育,我发现他近期变得更加平和文雅,其字迹也更加松驰精致。他似乎正在向宋代傅察所追求的那种悠然状态迈进,这正是我自己的追求,也是我对学员们期待的一种境界。
我的一些观点:
(一)我认为现代社会中最容易混淆的是“写字”与“书法”的区别。写字仅仅是为了记载或表达,而没有情感投入;而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则需要深厚的地知识储备以及长期临摹训练,没有这些,就是一种对传统文化宝贵遗产亵渎之举。(二)对于汉字,我们不能忽视敬畏之心,因为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大成果,它不仅是我们民族大团结、大繁荣根基,更是我们传承美德和智慧的手段。(三)临摹古碑帖对于提升笔墨技巧至关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古人的肩膀上,用他们留给我们的技艺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四)一个好的画面应该让欣赏者产生共鸣,让他们从内容到笔墨形态,从表现机理到审美体验,都能达到一种内心沉思,有所启迪,有所感悟,这才是真正的魅力所在。(五)速慢都是相对概念,在笔触上快可以显得潇洒,但如果缺乏完整性,那么即使速度快也是无效;反之,即使速度慢,如果呈现完整且调和,则仍可谓中规中矩。(六)成为一位优秀的画家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勤奋学习,加以后天努力,方能成功。而真正让人们喜爱其作品的人,不只是技术上的功夫,还包括其道德修养和学识,无论技术再如何发达,如果品行不端,都难以赢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