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统治期间,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这段时期被称为“光武中兴”。图: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
东汉初年,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建设。明帝时期,王景负责治理黄河,使得黄河下游淹没数十个县土地后恢复为良田。此外,该时代利用水力推动冶铁生产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当时南阳太守杜诗总结劳动人民经验并发明了“水排”装置,将其用于推拉风箱以鼓风冶铁制造农具。经过七八十年的时间,东汉经济逐渐恢复并实现了发展。
然而,在东汉中期之后,由于皇帝多年轻无知,大权实际上落入外戚、宦官之手,使得后期统治变得腐败黑暗。在那个时候,只要有钱就能买官职,那些花钱做官的人上任后,不顾民众生死。广大农民因此陷入极端困境,而各地农民不断起来反抗,这使得东汉统治处于危机之中。
河北的一位叫张角的人见到这种情况,便创立了宗教组织“太平道”。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全长江中下游及黄河流域地区,都出现了几十万人加入太平道。这群人根据地区划分组织,并由张角号召起义,以推翻东汉政权。他指挥起义军将士头戴头巾,被称作“黄巾军”。这场名为“黄巾起义”的事件是一次有准备、有组织的大规模农民起义。
由于持续不断的打击,导致整个 东汉政权最终瓦解不保。
来源:大中华印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