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灭亡,通常被认为是在1644年,但我认为应该是1662年。朱由榔,即永历帝,被杀后,大明王朝才真正终结。在历史中,我们有时会将某些事件的时间点进行重新评估,就像我们对于南宋的灭亡在1279年的说法一样。而同样的标准,也可以应用于对明朝的评价。张岱曾说:“福王粗知文墨,鲁王薄晓琴书,楚王但知痛哭,永历惟事奔逃。”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朱由榔作为皇帝的无能。
1646年,隆武帝朱聿键在福建被清军俘虏并遇害之后,他唯一合法继承人的桂王朱由榔宣布监国,并得到丁魁楚和瞿式耜等人的支持。但他仅仅监国七天,便因为赣州失守而决定逃往广西。这一行为不仅导致广东人心尽失,还使得清军能够顺利占领该地区。尽管有大臣劝阻,但朱由榔还是选择逃跑,而不是站稳脚跟面对挑战。
随后,在与另一个自称为绍武帝的人之间争夺权力时,他又一次失败了,最终不得不再次逃离肇庆。此时,他已经两次失败,一度让位于另一个皇帝,这极大地削弱了他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
最终,在1661年的云南战役中,由于吴三桂攻入云南,朱由榔不得不流落到缅甸首都寻求庇护。他在那里遭到了莽白(缅甸的一个统治者)的背叛,被迫交出他的父子及眷属,最终在公元1662年被吴三桂勒死。这一年,就是大明帝国彻底灭亡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