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棣不做明朝君主,朱允炆能否凭借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儒的辅佐开创盛世?这是一個充滿疑問的話題。若真有這一天,朱允炆坐上了龍椅,大明王朝很可能會成為中國歷史上又一個短命王朝——類似秦朝和隋朝那樣。由於建文帝朱允炆,這位被太祖朱元璋苦心培育的皇太孙,却從未展現過領導才華。他缺乏基本素質,這一点可以從他如何失去江山給予弟弟朱棣看出來。後人常把責任推到太祖頭上,说是他的疯狂屠戮使得皇储无人可用,但實際上,他留下的人才團隊堪稱豪強:戰略家卓敬、武將耿炳文、骑兵战将郭英,以及谋士刘璟与徐辉祖等人。这群精英哪里是无人可用的呢?
然而,正是這些人才,在朱允炆的手中卻被打造成了废柴。在多次机会中,由于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儒的反对声,只好不了了之。後來当李景隆推荐给大军指挥时,更是一场败北。而且,人们总是只看到他的温和礼贤下士的一面,而忽略了他缺乏应有的襟怀。在关键时刻,如在真定战役中,如果按照既定战略行动,大明军队很可能就能压倒敌军。但因为头脑发热而更换指挥官,最终导致失败。
如果我们把这些事情与崇祯末年的情况相比,就会发现他们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都缺乏应有的领袖魅力。不幸的是,这种领导风格放在国家初期建立的时候,对于一个周边四面受敌的大明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没有朱棣,那么这个国家或许真的难逃覆灭之劫,被其他强国吞噬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