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官场,拍马屁是一门必备的技能。中国历史上有太多的人拍过马屁,一般的马屁领导都对此免疫了,所以要推陈出新,也要自己有真本事。明朝时期,有位嘉靖皇帝,他的时代里,严嵩和海瑞都是大臣中的知名人士。在嘉靖皇帝长时间的统治后,他开始修道,并希望长生不老。
于是,在嘉靖皇帝统治期间,各路道教门派争取自己的地位,而文人则通过写青词来显示他们的一面。青词,又称绿章,是道教斋醮时献给天上的奏章祝文,它要求形式工整和文字华丽。严嵩和徐阶就是靠着写青词而赢得了嘉靖皇帝的喜爱,并且曾经担任内阁首辅。
并不是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写青词,一般情况下,当命题出来后,大臣们都会去尝试,这其中就出现了一位年轻人——袁炜。他从小就被誉为神童,从十岁起便专心于八股文学习,再读书就会背诵下来。当他参加科举考试时,也顺利通过,最终授予翰林院编修职务,然后又升迁为侍读学士。
然而,袁炜之所以能够快速提升,其实是因为他擅长写作尤其是那些与朝廷有关的事宜。他擅长撰写具有深意的话语,如“化狮作龙”,这使得他深受嘉靖皇帝赏识,对他的恩赐也非常慷慨,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位大臣。此外,还有一次,因为一只养宠物猫死去,袁炜用“化狮作龙”来形容猫死的情景,使得这个小故事也成为了传说中的佳话。
虽然 袁炜以阿谀奉承著称,但他的才华确实令人钦佩,而且当他主持科举考试时,也选拔出了许多才能卓越的人才,他们如申时行、王锡爵、余有丁等,都成为万历朝的大人物。这说明尽管他可能有些过分阿谀,但是他的眼光还是很准确的。在1565年,由于病情,他选择了退休归隐,但在途中因病去世,只活了58岁,被追赠为少师,并谥号“文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