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清朝乾隆雍正排位李维桢简介晚明大臣文学巨擘文坛领军人物

"加载中清朝乾隆雍正排位,李维桢简介:晚明大臣、文学巨擘,文坛领军人物。李维桢(1547-1626),字本宁,湖北京山人。21岁时于穆宗隆庆二年(公元1568)进士。父子皆为进士。他生平历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五任皇帝。进士及第后由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明万历时参与修纂《穆宗实录》,晋升修撰。他在京外做官,宦海浮沉近三十年。

天启初年以布政使之职居家赋闲。他70余岁时,朝廷决议起用年老旧臣,又召他为南京太仆卿,旋改太常卿。给事中薛大中疏荐他篡修《神宗实录》,但因故辞官未就。他博闻多才,在文坛声名隆厚,《明史》称他负重名垂四十年。

他的诗文字画弘肆博大,才气纵横。在不太计较士农工商序列的晚明,他在观念上淡化了官、儒、士与商贾的地位差异,对良商善贾并不歧视,有求必应,以至于门人乘机受取富贾金钱代为求李手笔。

他的诗歌各体兼备,尤擅七言古诗、律诗、绝句,其风格多样,可见雄浑壮阔、中有悲凉和轻松戏谑等各种诗风。此外,他还专为商人立传,如《赠李汝衡序》,表明李维桢在晚明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具有开明的思想,为重商时代打下基础。

他的个人著作包括《大泌山房集》134卷、《史通评释》等,其中存有大量有价值的人物传记与可资研究的社会史料。他曾为宦官王守仁撰写墓志铭,也曾题刻碑文,并对其他学者如方回等进行赞誉,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文学家和文化活动家。在现代文学研究者看来,他是继王世贞之后的七子派盟主之一,被认为是“惟楚有材”的代表人物之一,此词源自古代左传中的“虽楚有材”被后人改动而成,而其深远影响则体现在其所处时代文化艺术发展上的重要性和推动作用上。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