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辽的历史故事科举六考皆夺魁的唯一奇才黄观

明清时期,“状元”一词,通常指殿试第一名,其它级别的科举考生也有相应的称谓,如会试第一名称“会元”,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在从县试到殿试六次全数获奖的情况下,只有一个人的名字被载入史册,那就是黄观,这位科场奇才让世人赞叹不已。黄观(1364—1402),字澜伯,又字尚宾,出生于安徽省贵池县清江金墩,是明代的一位杰出的儒士。

黄观的祖上是福建莆田黄石清浦下墩校书郎黄远玄孙,儒士黄棣曾孙,贡生黄璋长孙,他的父亲是 黄古长子。在年幼的时候,由于家境贫困,他不得不去许家赘居。后来,他请皇帝恩准恢复了原来的姓氏,从此他就以他的本名为人所知。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当时正值大规模的科举考试之际,经过一番努力和准备后,黃觀終於考取了進士。他的一系列成就使得他在那个时代成为了一個传奇的人物。这不仅因为他六次连续获得最高荣誉,也因为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追求知识和学术上的成功的人们。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