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西方人评价最高的并不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而是隋文帝。隋文帝杨坚让中国再次大一统,在他统治的短短23年间,中国人口发展到700多万户,安定,民生富庶,其统治时期被称为“开皇之治”,而他的两个创造性改革,让西方人将他奉为了中国的千古一帝。这两个富有创造性的改革就是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与三省六部制这两项划时代的政策,一直延续了1300多年。而其中的治国精神被西方人看上,将隋文帝推上千古一帝也就不足为奇。
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十分恩爱,两个人一共有五个儿子,这五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房陵王杨勇,次子隋炀帝杨广,三子秦孝王杨俊,四子庶人杨秀,五子庶人杨谅。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为何最后搞成那个地步呢?
《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十》:“高祖受禅,立(阳勇)为太子……”也就是说隋文帝很早就培养了太子的形象,让他参与国家军政事务。可以说是关爱有加,不遗余力。
首先,我们来看看长子的结局。据《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十》:“勇尝文饰蜀铠,上见而不悦……”意思是不但率性而为,而且还经常违规礼制,对父亲不够尊敬,从此对父母失宠,最终在一次召唤中惊慌失措,被废为庶人的故事,是非常悲惨的一幕。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二弟——我行我素、好色如饥却洁身自好的隐逸生活方式。他虽然遭到了母亲独孤皇后的猜疑,但还是保持着自己的品格,最终因政治斗争中的牵连,与家族同归于尽。在史料中,并没有详细记载他具体如何遇害,只能感叹一种悲剧般的人生宿命。
接着我们来说说三弟——秦孝王。在《旧唐书》中提到:“秦孝王善文学,有才华。”然而,由于缺乏具体历史记录,我们无法得知他的确切遭遇,只知道在家族内部权力的博弈中,他可能也是一个无力挽狂澜的人物之一。
至于第四弟——庶人杨秀以及第五弟——庶人杨谅,他们在史籍中的信息极少,可以想象他们可能面临着更多困难和挑战,但由于缺乏确凿证据,我们无法深入探讨他们的事迹。
总结来说,这些兄弟们各自都有不同的命运,每个人都承受着自己不可控的情感波动与外界政治环境带来的冲击,最终,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逃脱家庭内部复杂纷乱带来的悲剧结局。而这个曾经的大明宫,也随着这些悲剧相继展开,最终覆灭留下空城寂静的声音。在这里,我想问你,那么对于这样一个家庭,你会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