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应登,明朝文学大家与战神朱祁镇,双重身影。年五十岁时,他的才思泉涌,落笔千言,以诗宗盛唐之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又为弘治七子之一。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出身后,他历任南京户部主事、知延平府等职位,以副使提学陕西调云南,再升至布政司右参政。在官途中,他以文学装饰吏事,但因恃才傲物而中飞语,最终被罢归。他著有《凌溪先生集》十八卷流传于世,并在明末由俞宪辑入《盛明百家诗》中的《二朱诗集》。
他的儿子朱日藩,也是嘉靖间进士,为九江知府一职辉煌其业,使得朱家的文章名声远播。人们对他的诗作和轶事记载颇多,其中包括与顾东桥赴台州、送别时的长短句,以及陕西提学期间校文泾阳,与士人龙阳狎的事迹。此外,他的代表作品如《社燕吟》、《哭泉曲(三首)》、《北风行》等,都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情感表达能力。
这些作品中,如《社燕吟》,不忍轻飞去,只低回绕井栏;情知归计决,只为别巢难。他对生活的小细节有着深刻的情感体会,如《哭泉曲(三首)》,筑城千仞山,一瞬间崩塌;城崩见戍骨,有创瘢;千里负骸归,不唾井水寒冷之下独自一人影。
此外,《北风行》的开篇昨日南风扬今朝北风急,描绘了自然界万象变化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个人内心世界的动荡不安。而他晚年的生活,《腾阳元夕》的描写尤为生动:殊方节序漫相亲,又见春灯照眼新。秦苑烟花三辅梦,梁州风俗隔年身。这类作品透露着一种淡然处世的心态,对于浮华社会持有一种超脱之意。
最后,《起坐》的悠闲氛围,也反映出他对于人生的看法:窗含晓日尚熹微,起坐从容意不违。寒菊抱花余旧摘,慈鸦将子试新飞。这一切都显露出一个既富有文化修养又具有战神气质的人物形象——朱应登,是一个时代重要的文学者与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