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回响的典故探究
深情回响,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语出《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馀音绕梁欐,三日不绝。”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宋欧阳修》:“至若叙事处,滔滔汩汩,累百千言……所惜意随言尽,无复馀音绕梁之意。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它的典故又是什么?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
深情回响的故事:
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在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让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三天以后,当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在房梁间缭绕时,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这份无限的情感和力量让人难以忘怀。
韩娥投宿一家旅店,由于贫困,她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但她依然用曼妙的声音哀哭而去,那声音是那么悲凉,以至于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像沉浸在哀怨里。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但最终不得不再请她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曲调。韩娅“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舞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在这样的场合中,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力量和魔力。
因此后世就有了“余音绕梁”、“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用以形容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留恋不舍的声音和音乐。
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韩娥善唱余音竟能绕梁三日,这显示出古代音乐家的才华与艺术水平,也说明了一种文化传统上的独特魅力。
关于余音绕梁的典故:
出处:《列子·汤问》:“昔韓娥東之齊匮粟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聲繞窗欐亦左右其人弗離。”
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看出,即使是在艰苦的情况下,即便被误解甚至侮辱,也不能压倒那份内心强大的爱好艺术的心灵。而这种艺术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它激励着每一个追梦者,不畏艰险,为自己的梦想坚持到底。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记住这样一个经典句子的原因——它承载着无数个时代与个人的故事,同时也在不断地启发着我们的灵魂,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