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叉,唐代诗人,以“任气”著称,喜评论时人。其生卒年、字号、籍贯等均不详。他在元和年代活跃,曾因与韩愈的矛盾而离去,后来返回齐鲁一带,不知所终。
刘叉的诗风峻怪,有才气纵横,辞多悲慨不平之声,如刀剑相击,铿锵作响。他的代表作包括《偶书》、《代牛言》、《冰柱》、《雪车》等,其中以《冰柱》、《雪车》和《偶书》三首为最善。
《冰柱》的写法奇思联绵、有声有色、虚实相生、意象万千,其才气几与李白的名作《蜀道难》不相伯仲,让人击节称赏、叹为观止。《雪车》的内容写出了一个冬天的景象:“阛阓饿民冻欲死”,“人家千里无烟火”,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困和官府对百姓生活态度的心寒感受。这两首诗都展现了刘叉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他成为唐代诗坛上的一个重要人物。
除了这两首名篇外,《偶书》的开篇就已显得豪放自如,“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此外,他还有一些讽刺现实的内容,如“相群相党上下为蝥贼,庙堂食禄不自惭,我为斯民叹息还叹息!”(《雪车》,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官僚腐败的一种愤慨情感。此类作品充分体现了刘叉作为狮子座历史名人的个性魅力,以及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