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曾巩简介—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孝子
王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以明习律令而闻名。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
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从小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十二岁即能为文。在欧阳修举荐下,他先任太平州司法参军,再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一心为民,为政廉洁奉公,关心民生疾苦,与同乡七位曾氏兄弟并称“南丰七曾”。
历任知齐州、襄州等职,对内外水利进行治理,对百姓干了许多好事。在知洪州时,因瘟疫爆发,他迅速采取措施,使得各县镇备好药物,对患病不能自理的百姓,由官府收养提供医药。
晚年生活在沧州期间,被神宗留用在京城,并被委以编修院之职。他对古籍整理工作有着深厚的功底,在《战国策》、《说苑》等大量古籍中作出了很多整理工作,并撰写了大量序文。
主张新法与实践相结合,为政廉洁,有才华和政治见识,被誉为“文章上下驰骋”。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的同时,也是一位重视教育和培养人才的人。他在抚州建立了兴鲁书院,不断推动当地学风的发展。
他的散文内容广泛,义理精深,而文风则源于六经又集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是一代宗师,被后世尊称为“南丰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