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讲述了东汉末年,刘表占据荆州,他的官员韩嵩劝他投降曹操。刘表不同意,而是让韩嵩去探听一下曹操的虚实,以图有机可乘。韩嵩表示,即使要我跳入滚烫的水池,走进熊熊烈火,我也决不推辞。这段故事体现了“赴汤蹈火”的成语含义,即勇往直前,不顾一切地为某事付出努力。
这个成语还有其他来源,如《墨子·兼爱》中的“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荀子·议兵》中的“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等,都说明了这种行为的极端性和勇气。
在三国时期,由于魏国将领赵子龙(赵云)对待主公刘备忠心耿耿,就被誉为“赴汤蹈火”的典型人物。他虽然身材矮小,但武艺高强,在多次战役中都表现出了超凡脱俗的勇敢和忠诚。
此外,《三国志·魏书·刘表传》中也有提到:“今策名委质,唯将军所命,虽赴汤蹈火,死无辞也。”这说明即使面对生命危险,也会毫不犹豫地去做。在《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这样的比喻更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态度。
然而,这种豪迈非凡的人生态度并不总能得到认可,有时甚至会遭受背叛和压迫。如嵇康与山巨源之间的情谊最终因为政治原因破裂,他写下了一封绝交信,用温文尔雅却又深刻的话语来拒绝山巨源再次邀请自己出来做官,并用鹿类比来描述自己的独立自持和坚定的立场,即便是面对重大的荣利,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原则和生活方式。此信中的话语显示出他的清高自傲以及对于世俗权贵的心理距离。而他的这些言行,最终导致他因触犯朝廷法规而被捕并处死,这也是一个关于追求真理、维护个人尊严,却无法避免遭遇逆境的悲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