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耀湘:法国圣西尔军校的名将与中国抗战的英勇者
在那个充满历史变迁和战争悲壮的时代,廖耀湘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和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成为了一个传奇般的人物。他是一位毕业于法国圣西尔军校、深受蒋介石赏识的小将。他的名字响彻了南京保卫战、昆仑关会战、缅北战役等一系列著名战役,他以卓越的指挥能力和无畏牺牲精神,为中国民族独立斗争贡献了宝贵的一份力量。
中文名:廖耀湘
外文名:Liao Yaoxiang
别名:建楚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邵阳县酿溪镇土桥村(今新邵县)
出生日期:1906年5月16日
逝世日期:1968年12月2日
职业:军人、政治家
主要成就:
参加过多次重大战争,包括昆仑关会战、缅甸远征等。
在南京保卫战中,以个人英雄主义保护了大量难民。
作为第22师师长,在野人山突围中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斗力。
家庭成员:
祖父艺圃公,一位私塾先生。
父亲半耕半读。
妻子姓名未详,但在他被俘后,她一直努力营救丈夫。
儿子姓名未详。
轶事典故:
廖耀湘少年时期曾经向蒋介石直接表达留法学习之愿望,并成功获得留学机会,这一事件展现了他直率且果敢的一面。
在南京脱险时,他利用栖霞寺作为逃生的避风港,与法师共同保护难民,这段经历体现了他的智慧与爱心。
昆仑关会战中的表现,使得他赢得“狄青”美誉,被视为当代狄青,是对他勇猛无比精神的一种赞扬。
人物形象:
廖耀湘是一位身材矮小但意志坚强的人物。他有着坚定的信念,对国家怀有一腔热血。在战争中,他总是带头冲锋,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勇气和能力。尽管遭遇重创,但他的精神永远坚定,不屈不挠。
故居墓址:
目前已知资料显示,廖耀湘在北京逝世后,其遗体被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但具体位置可能因时间而有所变化。此外,由于历史原因,原有的故居及相关纪念设施可能已经失传或改造,因此无法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