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的崛起,隋朝的建立,往往被认为是偶然之举,但事实上,这背后隐藏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和精心布局。他的父亲杨忠,在北周时期已经为家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份功绩逐渐被淡忘,而独孤信家族则得到了不应有的赞誉。这是一种误解,其实隋朝政权的初步建立,以及杨氏家族所积累资本,都源自于杨忠。
杨忠出身北魏边防六镇之一武川镇的一个中级武将家庭,他在六镇起义中追随孝武帝元修来到关中,并在宇文泰麾下立下赫赫战功。在北周时期,他更是最受倾重的耆老宿将,被封为万户公。他嫡长子杨坚虽然在北周政治中没有显著成就,但依托父辈功劳仍享有高的地位。
作为外戚,杨坚接近皇权。当北周统治者之间激烈斗争时,尽管遭到宇文护长期打压,但他凭借女婿太子宇文赟(即宣帝)的宠爱而得以重用,并聘其女儿为太子妃。随着宣帝英年早逝、太子的即位以及女婿岳父的地位提升,他进一步走向前台。
然而,当宣帝暴行滥杀、想对岳父动手时,是独孤伽罗通过磕头求情才阻止了这场灾难。此后,宣帝又意外暴亡,使得辅政位置空缺。幸臣们推举杨坚辅政,而静帝年幼无力抗拒,因此最高权力陷入危机。
刘昉和郑译利用此机会,将主意打到了皇后父亲身上,让他成为傀儡。但是在颜之仪招宗室宇文仲入宫辅政的情况下,由于皇后的介入,她以皇太后的身份拍板确定了父亲辅政的事宜。名正言顺之后,杨坚以丞相身份控制朝廷,最终完成改朝换代。
不过,在掌控宫廷之后,不仅仅是依靠最初那群佞幸之臣,更重要的是他迅速扩大人才范围,从原来并未得到重用的官员如高熲、苏威等人,以及来自北齐的人才李德林等人组成了新的幕僚和心腹,他们共同帮助平定叛乱,为新朝做好了准备工作。因此,可以说,即使有偶然因素,也必须结合天时地利与人和来理解这一系列事件。而不是简单归咎于纯粹偶然或巧合水到渠成的情形。这也揭示了历史进程中的复杂性与多层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