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皇帝,他的存在被史书淡化,连《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未能留下他的完整篇章。这位皇帝曾经合法登基,但他的统治生涯短暂且痛苦,先遭姑母废黜,再被堂兄冷酷杀害。那么,这位似乎是唐朝最不幸的君主究竟是谁呢?
当时,唐朝政治斗争激烈,一方是韦皇后的势力,一方是相王李旦、太平公主以及临淄郡王李隆基的联手,他们为了控制权力而进行了一场残酷的人心血战。李重茂虽然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但实际上只是韦皇后的傀儡,用来维护她的统治合法性。
同年六月二十日,临淄郡王李隆基巧妙地潜入宫禁,将这场风云变幻之局推向了顶点。一系列事件之后,太平公主公开宣布将李重茂拉下台,并扶持相王李旦登基。李重茂就这样迅速失去了权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被迫退居温王之位。他原本就是韦皇后操控的手段,而在她去世后,他便失去了存在价值。
712年,当权者们选出了新的领袖——即将继承大业的李隆基。而第二年,他果断发动行动,将太平公主除名,从而掌握了绝对权力。713年,当命运再次转折时,19岁(或17岁)的青年 李重茂被任命为房州刺史,却意外地在那里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其真实原因与堂兄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有关,因为他曾经拥有过最高的地位,对于有野心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最终以“殇”之名安葬于武功西原,为自己的故事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