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石匠智斗财主婆之传奇争夺

清朝乾隆年间,徐州府北微山湖西面,有一座高楼庄,这里的居民都住在平房中,只有高家大院是楼房。高家是当地最富有的家族,他们的女性也以讹言著称。

有一天,一位名叫石匠的行家来到这里,他围着高家的大楼,大声喊道:“碫天碫地,琢耳坠子哩!”这声音传到了后院,一位二十多岁的女性走了出来,她是财主的小妻子,因其尖刻和聪明,被人称为“金不换”。她试图欺骗这个年轻的石匠,并问他能否碓磨一副磨盘。

石匠识破了她的意图,用智慧回应说:“你拿块砖头垫上磨盘,我就能碓它。”他用画在地上的圆圈比喻表示可以完成任务。被逗笑的女性带他进磨房,让他实践他的话语。

石匠仔细观察,那是一副大号磨盘,但价格并不贵,他开口要价一吊钱(相当于几百元)。财主娘子只愿意出二百五元,不管饭费,顶多给五百元。这时,石匠提出一个条件:作为老规矩,在工作完毕之前不能提及费用问题。他开始动手,将两只麻鞋放在盒子里,说这是对店主娘子的礼物,以此表达自己明白行规,不会被困惑。

下午开饭时,佣人送来盐豆、辣椒和干烙馍。石匠提出端给店主娘子的用餐方式,而不是直接递给她。他将两个锤把放置在鞋上,又用一个锤把横放在鞋上,这意味着如果对方违反行规,就会遭到祖师爷惩罚。这招很有效,使得财主娘子不得不低头认错,并邀请石匠参加筵席。

第三天,当磨事完毕时,财主娘子付给了二百五十个铜钱,但 石 匠拒绝收取,更是在门前凿上了“金不换”和“二百五”的字样。这个故事传开后,从此再无人敢轻视或欺负工人的技艺与智慧。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