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母亲节的起源与演变
母亲节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那时人们在春分后第二个星期天向神话中的大地之母——克洛蒂丝致敬。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习俗传播到了英国,英国人将这一日定为封斋期间第四个星期天,即现在我们所知的母亲节。在这特殊的一天,年轻人会回家给予她们慈爱而勤劳的母亲一些小礼物。
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则源于美国,由Anna Jarvis倡导,她是一位终身未婚、无子女却深爱她母亲的人。在1905年,她失去了她珍贵的妈妈,而两年之后,她发起了一场运动,希望通过写信和游说来使这一日成为一个官方假日。她的目的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忽视对他们慈祥而伟大的女性——她们之母所做出的巨大牺牲。
首次庆祝活动在1908年的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州举行,并且选择康乃馨作为献给母亲们的花朵。这一选择很快就被广泛接受,并最终以1913年的美国国会立法确立了每年的5月第二个星期天为正式的国家级别庆祝活动。
2、世界上众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母爱之花”,比如中国人民心目中常与母爱联系在一起的是萱草,也称作忘忧草,在《诗经》中便有记载。而萱草不仅象征着忘忧,更是家庭安宁与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国际性的纪念
由于Anna Jarvis 的努力,不久之后,有43个国家开始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而今天,我们已经知道,每年五月11号被认为是国际性的纪念日,但许多其他国家也有自己独特的一种方式来庆祝这个重要的人类仪式,比如丹麦、芬兰、日本等国都是在五月第二周末进行这样的庆祝活动。
4、新颖习俗
此外,还有一些新的习俗也逐渐形成了,如佩戴石竹花,其中白色代表怀念已故亲人的思念,而红色则象征活着亲人的喜悦。此外,孩子们还喜欢制作手工卡片,用蜡笔画出简单而又充满童真的话语,如“我爱你”、“谢谢你”等,以表达他们对妈妈无尽的心意和感激。最重要的是,让那位辛勤工作的小屋里的大太太享受一次真正放松自我的一天,无需担心家务琐事,只需享受儿女们送来的温暖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