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殉节八上历史知识点归纳共赴生死的使命

在中国历代王朝的画上句号时,总有遗老孤忠、文人学士等为之身殉,演出一番壮烈。然而,在清朝,这种情景却显得格外寂寥。按道理,这样一个统治中国近300年的异族王朝,在其谢幕之时,总该有几位运筹帷幄的决策之士,为国尽忠至死。但翻遍历史,却不见一个王爷或大臣为之上吊服毒,抹脖自尽;没有一个都督或总兵为之举枪,饮弹身亡。

《清史稿》最后一章《忠义十》里记录了区区八人,他们是张传楷、孙方楷、王乘龙、赵彝鼎和施伟等。其中最堪玩味者,是第一,无一天子脚下之人为爱新觉罗朝舍命亡身;第二,没有一个满洲人的后裔,为其祖先的江山变色痛不欲生。这便是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三十《元末殉难者多进士》中指出的:“元代不重儒术,其时所谓进士者,即属积轻之势矣。”

尽管如此,也有主演这出“末日节烈大戏”的挑大梁者,如梁济和王国维,他们选择的是以死效忠大清王朝,但这样的选择并非初衷,而是杂以对新朝的彻底绝望,以及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个人烦恼。

只有江山社稷才值得中国人为之共赴生死。在宋末,当李自成攻陷北京,大量官员和百姓纷纷投水而死。而在南宋末年,当元军逼近,有些将领宁愿与皇帝一起陨落于海中,而不是降敌。此类情形,让我们真正理解了中国人的节烈观:帝王不过是一个国家的符号,只有国家、民族、江山社稷才值得有血性的中国人为之一往无前地奋斗到底。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