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驹简介:张伯驹,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以其卓越的收藏鉴赏能力和对文化遗产的深情厚爱而闻名。中文名为张伯驹,汉族出生于河南省项城县阎楼镇。早年入私塾,九岁能写诗,被誉为神童。他与袁世凯子弟共读书在英国人办的书院,并在军界任职后转向金融界。
抗战期间,他致力于文学创作,而解放后又投身文教领域。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但周恩来得知后,即指示聘任他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晚年,他担任多个学术和社会机构的领导职务,致力于推广京剧艺术、古琴研究等。
张伯驹醉心收藏,其一生以收藏古代书画著称。他不惜一切代价购买并保护这些珍贵文物,如《平复帖》、《游春图》、《上阳台贴》等,这些作品被认为是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此外,他还拥有唐杜牧《张好好诗卷》,宋黄庭坚《诸上座帖》、赵佶《雪江归棹图卷》,元钱选《山居图卷》等重要文物。
自20世纪50年代起,张伯驹夫妇陆续将收藏30年的书画捐献给国家,使这些文物成为博物馆的重宝。这一行为体现了他的崇高爱国情操和无私奉献精神。1956年,他将包括陆机墨迹在内的一批珍品无偿捐献给故宫博物院,被视为“还珠于民”的伟大事迹之一。
张伯驹的人生故事充满传奇色彩,他用毕生的热情和智慧守护着中华文化的瑰宝,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深远的人间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