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楠溪江边的蛇山脚下,住着一个名叫张秀才的年轻人。一次,他带着书僮前往京城应试。那天,当他走到一条岔路时,不知该朝哪个方向前进,便派了书僮去村里问路,同时自己等候于溪边的一座小亭子里。这时,他注意到亭子上梁上挂着一只活蹦乱跳的团鱼。出于好奇,张秀才伸手抓住了一根穿过团鱼身上的草藤,但当他松开手,那团鱼就逃到了溪水中不见了。
书僮很快回来,并告诉秀才刚才发生的事情,以及如果山里的人发现他们弄坏了那只团鱼,他们会要求赔偿。面对这种情况,张秀才慌忙从行囊中拿出准备当晚餐的一尾黄鱼鲞,用同样的草藤重新挂回原来的位置,以此作为赔偿。他急催书僮背起行李继续赶路,以避免与村民产生纠纷。
随后,一些信神的人开始传说这尾黄鱼鲞被神灵化作,因此动不得,要将其送往远方以避祸。但是,这种传言很快被人们接受,并且这尾黄鱼鲞又被送回到原来的位置。在第二天早晨,这尾黄鱼鲞再次消失了,而村里的居民们更加困惑,有人预言这一切都是命中的安排,但实际上一切都是偶然事件。当夜间,悬挂黄鱼鲞的稻草绳意外断裂,被野狗吃掉了。
这个关于神变黄鱼鲞的故事迅速扩散开来,不仅吸引了附近居民,还让远方的人也来参观和烧香许愿。不久之后,一群富商募资拆除旧亭,并建造了一座“神庙”,供奉了一尊金装饰的半人半蛇形状像——“魚鮑爷”。三年后,当张秀才成功考取第一名状元并回到家乡探望父母时,他惊讶地发现那个曾经的小亭已经变成了一个新的“狀元廟”。然而,在讲述他的冒险故事后,即便是最诚实的话语,也无法挽救人们对这个地方逐渐淡忘,它最终又恢复为原本的小亭,只是在名字上加上了“狀元”二字,从此成为著名的地方之一——状态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