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东睿在自然的怀抱中讲述从设计到产业的完整芯片故事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网共同探索

在自然的怀抱中,范东睿讲述了从设计到产业的完整芯片故事,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网共同探索。他的声音充满激情,就像一位向着未知世界前行的探险家。在他眼中,“信息高铁”计划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一场改变中国芯片产业发展历程的大戏。

20年前,当范东睿和几位同事在中科院计算所时,他们提出了“信息高铁”计划,以突破美国规划的“信息高速公路”技术体系制约。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又富有希望的项目,它要求创新的芯片必须具备更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服务保障。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他们已经完成了高通量计算机原型系统研制,并形成了一整套从芯片、加速卡、一体机到数据中心的一套高通量产品线。这些产品已在深度学习、高通量音视频处理等典型场景开展示范应用,为将来拓展到更多行业场景奠定了基础。

然而,这一切并不容易。每一步都经历了要死的状态,但范东睿坦言,他抑制不住那种冲动——把研究成果落地、创造实际价值的过程太有吸引力。他说:“做技术创新,我国最早期高处理性能众核芯片是我们走过来的。”

2000年,范东睿和几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刚入学时,就给新生开会时李国杰院士说“咱们要做芯片”。他们听得热血沸腾。那时候,他们对高端芯片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完全没接触过。但他们没有放弃,从最基础的事物开始学习,最终成功研发出了SmarCo-1(Godson-T)众核处理器,这款64核的高端众核处理器相当于“换了个创新性技术路线去处理新兴应用,就跑到别人前面了”。

2019年7月31日,首个高通量数据中心在江苏盐城落成并投入应用。这座数据中心拥有1千个计算与存储节点,每秒钟能处理1千万路互联网实时传输视频流,而功耗仅为750千瓦,是一个超级能效之举。

回顾过去20年的时间里,尽管科技领域不断变化,但对于范东睿来说,他单纯就是喜欢研究这个事。他说自己单纯就是喜欢解决问题,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之间感受到单纯又富足乐趣。跟随中国芯片从无到有起伏变迁,他既是参与甚至掀起这一潮流的人,也在潮流之外独立思考。在这个敏感且重要行业里,他说自己“不太可能歇一歇脚”。

现在希望通过‘信息高铁’建设真正把创新型产业应用打通,从底层设备至上层服务全面融合。这或许是他能为国家作出的最直接贡献之一。(崔爽)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