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公昏君时代的阴影公元前664年

秦宣公——继承德公遗志的和平策略者

在秦宣公元年(前675年),周王朝遭遇了难以预料的挑战。卫国与燕国联合,发起了对周王室的攻击,迫使惠王逃离宫廷,并拥立了一位名为颓的新君。这一事件激化了周国内部的矛盾,最终导致了郑伯和虢叔等人的介入,他们不仅杀死了颓,还将惠王重新安置回宫中。然而,这段时间内,惠王并未忘记被剥夺的地盘,他利用蔿国菜园扩展畜牧业,同时剥夺了一些边伯、石速、詹父以及子禽祝跪等人的土地资源。

面对这一系列变故,周惠王二年的秋天(前675年),蔿国、边伯、石速、詹父及其子禽祝跪联合苏子奉,以支持被废黜的颓而进攻惠王,但最终失败。苏子奉带着颓逃往卫国,而卫国与南燕联军则成功攻破周境,将惠王赶出了都城。在冬季,颓自称为主,而他的篡位行为也引起了一些秦宣公身边的人士提议,以勤王之名出兵支援他们。但是秦宣公坚定地拒绝这项建议。

他认为,从道义上讲,即便是大大的一个国家,也有权利维护自己的臣子的土地,不应轻易让人抢占;从血缘关系来看,尽管颓也是庄襄王时期的一个庶出之子,但这仍然属于周家内部的事务,不应该由外界介入;更重要的是,当时秦国实力有限,如果贸然干涉,一旦功败垂成,那么会更加受损。而选择坐观其变,则可能获得先机,从静态制动中寻求发展机会。

正因为如此,秦宣公没有采纳这个建议。他继续遵循父亲德公留下的和平发展政策,在国内保持宁静,无论外界如何波动都不轻言妥协。这种策略给予了秦国四年的稳定繁荣,使得当时其他国家纷纷忙于内斗,而秦國則能专心於內政建設與國力的增強。此举无疑是正确且明智的一步,为后来的强盛奠定基础。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