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襄(?-1644年),江南高邮(今江苏高邮)人,明末辽东总兵、吴三桂之父。在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役中,他在赴援时仓皇逃脱,最终导致全军覆没,并因此被判入狱。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大同和真定后,便重用了吴襄提督京营。不久,北京陷落,吴襄遭到活捉。后来,由于其子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愤怒至极,在永平城西范家庄处斩杀了吴襄。
人物生平:
全军覆灭
吳襄字兩環,是明末中後所(今绥中鎮)籍,其祖籍為江蘇高郵。他是明朝天啟二年的武進士,也就是說他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展現出了他的武學造詣,並成為了一名將領。崇禎年間,他先後擔任都指揮使、都督同知、總兵等重要職務。在這段期間,他曾經是祖大壽的部屬。在崇禎四年的八月份,那時候的皇太極發動了著名的大淩河之役,而在那場戰役中,由於吳襄未能勇敢作戰而選擇逃跑,因此導致了全軍覆沒。祖大壽最終投降清軍,而孙承宗則被罢免官职。而吳襄則因失敗而下獄,但他的兒子Wu Sanguai卻因其英勇作戰而獲得提升。
轶事典故:
一片石战役
崇禎十七年(1644)的三月初,李自成攻破了大同和真定,這時候他又重新起用吳襄擔任提督京營。但不久之後,北京城也隨即陷落,被敵軍活捉。而且據說當時李自成還派遣部將唐通以銀四萬兩犒賞給吳三桂軍隊,並強迫吳襄寫信去招降自己的兒子。此外,在“一片石战役”中的勝利裡,不僅展示了吳三桂的英勇,也讓多爾袞封他為“平西王”。接著他們追擊李自成,再次取得勝利並擊敗他於慶都。
然而,即便如此,大逆不道的行為仍然觸怒了李自成。在1644年的4月23日,一氣之下,他斬殺了吳襄於永平城西范家庄,並將他的首級懸掛在高竿上示眾。那天晚上,就像是一個悲劇般地結束了一個人的生命。而回師京城後,全家的38口親人慘遭滅門,只剩下幾個倖存者留在世上。最後,這位失去了父親的人才繼續追蹤逃亡中的李自成,一路從武關直到返回武昌才終止這段旅程。
此後,在南明政權面前,因其忠誠的一生和最终牺牲精神,被尊稱為辽国公,并谥号为忠壮。而他的妻室则被封为辽国夫人,这样的荣誉足以证明他们家族对国家的贡献,以及他們對抗異族侵略所表现出的坚韧与忠诚。不过,无论如何,他们无法挽救家庭血缘上的损失和历史遗憾,只能留给后人一个深刻反思的教训:歷史不能倒流,每一步走向胜利都是充满痛苦与代价的一步。